世界文学作品:老人与海赏析
时间:2014-06-16 作者:网络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凭借这部作品,他荣获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该书也被评为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有如下特点:
1.象征意蕴丰厚。《老人与海》中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蕴,作者用大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和人类作为生命本身所拥有的欲望,用鲨鱼象征难以摆脱的悲剧命运,用大海象征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而狮子是勇武健壮、仇视邪恶、能创造奇迹的象征,桑地亚哥则是人类中的勇士、与强大势力搏斗的“硬汉子”的代表,他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总是与厄运不断抗争却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命运。
2.“硬汉精神”。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一以贯之的“硬汉精神”再一次得到体现。所谓“硬汉精神”就是无论在怎样艰难困苦的逆境中,都毫不畏惧,勇往直前,以非凡的毅力和决心同对手进行百折不挠的战斗,并在战斗中保持做人的勇气和尊严。老人桑地亚哥就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
3.“冰山理论”。海明威在谈到《老人与海》的创作时曾经说过:“《老人与海》本来可以写成一千多页那么长”,但他“总是根据冰山的原理去写它。关于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八分之七是在水面的。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深厚起来。这是并不显现出来的部分”。于是,一方面我们看到在《老人与海》简单的故事情节背后,深藏着一个丰富而又博大的世界;另一方面,这部小说像诗篇,像交织着沉郁、苦难、昂扬与庄严,甚至也不失明丽与柔情的气魄宏伟的交响曲。作者从桑地亚哥的孤独与失败开始写起,依次讲述他在出海之前与小男孩的交往、他的扬帆出海、他与大马林鱼及鲨鱼的搏斗、他的失败的返航,最后复归于他庄严的梦境。作者叙事从容不迫,“瀑布般倾泻的豪华、庄严的抒情段落,而节奏正表现在它的抑扬顿挫里”。
4.蕴藉深厚。通过作品中展现的老人的精神与命运,作者赞美和讴歌了不服输的“硬汉精神”。海明威巧妙地把这一主题镶嵌在故事情节中,使他想表达的主题升华到了更高的象征地位,获得了永恒的生命,使读者在审美的同时也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解读《老人与海》,体会海明威人与自然的观念,我们得到的启示是:自然法则是人类力量不可抗拒的,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不能征服自然。
离天亮还有点时候,有什么东西咬住了他背后的一个鱼饵。他听见钓竿啪的折断了,于是那根钓索越过船舷朝外直溜。他摸黑拔出鞘中的刀子,用左肩承担着大鱼所有的拉力,身子朝后靠,就着木头的船舷,把那根钓索割断了。然后把另一根离他最近的钓索也割断了,摸黑把这两个没有放出去的钓索卷儿的断头系在一起。他用一只手熟练地干着,在牢牢地打结时,一只脚踩住了钓索卷儿,免得移动。他现在有六卷备用钓索了。他刚才割断的那两根有鱼饵的钓索各有两卷备用钓索,加上被大鱼咬住鱼饵的那根上的两卷,它们全都接在一起了。
等天亮了,他想,我要回到那根把鱼饵放在水下四十英寻深处的钓索边,把它也割断了,连接在那些备用钓索卷儿上。我将丢掉两百英寻出色的卡塔卢尼亚钓索,还有钓钩和导线。这些都是能再置备的。万一钓上了别的鱼,把这条大鱼倒搞丢了,那再往哪儿去找呢?我不知道刚才咬饵的是什么鱼。很可能是条大马林鱼,或者剑鱼,或者鲨鱼。我根本来不及琢磨。我不得不赶快把它摆脱掉。
他说出声来:“但愿那孩子在这里。”
可是孩子并不在这里,他想。你只有你自己一个人,你还是好歹回到最末的那根钓索边,不管天黑不黑,把它割断了,系上那两卷备用钓索。
他就这样做了。摸黑干很困难,有一回,那条大鱼掀动了一下,把他拖倒在地,脸朝下,眼睛下划破了一道口子。鲜血从他脸颊上淌下来。但还没流到下巴上就凝固了,干掉了,于是他挪动身子回到船头,靠在木船舷上歇息。他拉好麻袋,把钓索小心地挪到肩上另一个地方,用肩膀把它固定住,握住了小心地试试那鱼拉曳的分量,然后伸手到水里测度小船航行的速度。
不知道这鱼为什么刚才突然摇晃了一下,他想。敢情是钓索在它高高隆起的背脊上滑动了一下。它的背脊当然痛得及不上我的。然而不管它力气多大,总不能永远拖着这条小船跑吧。眼下凡是会惹出乱子来的东西都除掉了,我却还有好多备用的钓索,一个人还能有什么要求呢。
“鱼啊,”他轻轻地说出声来,“我跟你奉陪到死。”依我看,它也要跟我奉陪到死的,老人想,他等待着天明。眼下正当破晓前的时分,天气很冷,他把身子紧贴着木船舷来取暖。它能熬多久,我也能熬多久,他想。天色微明中,钓索伸展着,朝下通到水中。小船平稳地移动着,初升的太阳一露边儿,阳光直射在老人的右肩上。
“它在朝北走啊,”老人说。海流会把我们远远地向东方送去,他想。但愿它会随着海流拐弯。这样可以说明它越来越疲乏了。
等太阳升得更高了,老人发觉这鱼并不越来越疲乏。只有一个有利的征兆。钓索的斜度说明它正在较浅的地方游着。这不一定表示它会跃出水来。但它也许会这样。
赏析
选段主要讲的是老人出海后与一条大马林鱼搏斗的过程。此部分内容在写作特色方面的主要亮点有:
1.动作描写恰当。老人在与大鱼对抗的过程中,由于钓竿的折断,不得不将钓索重新系在一起,“拔”“靠”“系”“踩”“接”等动词的准确运用,将读者带入其中,如身临其境,而且突出表现了老人的大无畏精神。
2.语言描写体现心理活动的。为了坚持下去,老人不断地和自己以及鱼对话,并想到了和他相约捕鱼的孩子,“但愿那孩子在这里。”老人是孤独的,但其勇敢的心是令人敬畏的。
3.景物描写有象征意蕴。“初升的太阳一露边儿,阳光直射在老人的右肩上。”作者以太阳象征希望,同时也暗示着老人的坚持及对抗的成功。
桑地亚哥
桑地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的最高代表。古巴老渔夫桑地亚哥最鲜明的特征是富有竞争意识与挑战精神以及向强者挑战的主动性和顽强性。84天捕不到鱼,他仍旧毫不气馁,精神焕发;同捕获的大马林鱼搏斗两昼夜后,返航途中同鲨鱼奋力搏斗,在老人羸弱的身躯里蕴藏着崇高的精神力量。面对厄运,他既不抱怨,也不气馁,而是以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精神去迎接灾难。在他与大海的搏斗中,展示出人的高贵与尊严。桑地亚哥这个“硬汉形象”在面对艰难困苦时仍然表现出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的精神;即使失败了,也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显示出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从物质上来说,老人搏斗了三天三夜的结果是失败;但从人的精神,从人的自信自尊,从人勇于和命运作竭尽全力的抗争来说,桑地亚哥取得了胜利。桑地亚哥的形象是对一种即使一无所获也仍旧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讴歌,是对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那种道义胜利的讴歌,是对人类精神胜利的讴歌。“一个人并不是生来 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地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人类不甘失败、精神永胜的一曲颂歌。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老人与海》一再强调的论点。真正的大师都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历练做题材,《老人与海》所刻画出来的正是海明威的一辈子最好的画像。
——[台湾]陈人孝
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老人与海》这一部短小但并不渺小的杰作也是如此。
——[美国]贝瑞孙
海明威有着一种强烈的愿望,他试图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强加于我们,以便塑造出一种硬汉的形象……当他在梦幻中向往胜利时,那就必定会出现完全的胜利、伟大的战斗和圆满的结局。
——[美国]索尔·贝娄